English

我国最高科技奖项一等奖为何屡屡空缺

——国家奖励办公室主任黄英达谈基础研究
2000-03-29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敬智 我有话说

在国家颁布的国家级科技奖励中,国家自然科学奖,是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权威性奖项,可近几年来,这一奖项却屡屡出现了一等奖空缺的现象,这一现象对我国的基础研究意味着什么?不少人在关注这一问题。全国基础研究工作会议召开之际,记者来到了国家奖励办公室,采访了国家奖励办公室主任黄英达。

黄英达说,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标准之一是国际领先。要达到这一要求,如果是指某一项具体的科学技术发明相对还比较容易些,但要在基础研究的某一领域内做到这点,难度就要大得多。我国的基础研究,虽然在某些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,但就整体而言,离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,但作为国家基础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,我们的目标是国际先进水平,因此,自觉以高标准来衡量候选项目,做到“宁缺勿滥”,从这样的角度来看,造成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并不奇怪。

黄英达说,其实,造成一等奖空缺的现象也是必然的。新中国成立50年来,国家对基础研究是很重视的。基础研究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,水平不断提高,实力逐步增强,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现代科研体系,基础研究的一些重要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整体科研实力已居发展中国家前列。但平心而论,我国的科研事业是自1949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的,以几十年的时间,去从事发达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事业,其艰巨性是可想而知的,基础研究的特点是长期积累,在这一点上,我国的基础研究功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。空缺,能让我们看到差距所在,产生动力,急起直追,这从某方面来说,未尝不是好事。

同时,黄主任也谈到了问题的另一方面。他说,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在扭转计划经济体制时的经济与科技“两张皮”问题时,也出现了片面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,片面强调经济效益,忽视基础研究的情况,造成了基础研究中的短期行为,在思想认识上也造成了一定的混乱,一些人认为从事基础研究看不到前途,纷纷转行,造成人才流失。针对这种情况,国家当时提出了“稳住一头,放开一片”的方针,制定了一系列加强基础研究的计划,对稳定我国的基础研究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但要看到,基础研究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,基础研究成果的取得,需要一大批默默无闻,甘于寂寞的奉献者的努力。如今,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,我国在加强基础研究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措施,相继制定了基础研究计划、国家863计划和攀登计划等重大的与基础研究有关的国家级计划,并建立了15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。前不久,中科院又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,高等院校也启动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改革,这些都为我国基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。这些措施为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

在谈到我国基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时,黄英达说,关键是投入机制不合理。基础研究需要大量投入,但我国现在主要依靠政府投入,投入不足是制约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在美国,科技开发是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,以企业为主进行投资的,企业不仅在技术开发上投入,在基础研究上也大量投入,这是美国在科技开发与经济发展上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原因。1999年美国在科学研究与开发上的投入为2470亿美元,其中1660亿是企业投入,政府投入仅为659亿。在这2470亿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就有402亿美元。而在这一时期,我国的科技投入不到600亿元人民币,用于基础研究的约占10%,强度明显不足。我国的大中型企业一半以上没有自己的技术开发机构,实际上只是产品的生产基地。更不要说让它们向基础科研投入,进而成为科技开发的主体了。

这种落后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的开发机制如不加以改变,不仅我国的基础研究会落后,以基础研究为基础的科研开发也将难以快速发展。面临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,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就更加突出了。

只有付出才有收获,随着我国不断加强基础研究,我国的基础研究将会迎来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